目前分類:好文章轉貼 (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另類財富-- 夠用就可以


 


作者: 心燦法師


 


 


   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每釣上一條魚,就拿尺量一量。


   只要比尺大的魚,他都丟回河裡。


 


   其他釣客不解地問:


 


    「別人都希望釣大魚,為什麼你將大魚都丟回河裡呢?」


 


       這人回答:「因為我家的鍋子只有尺這麼長,太大的魚裝不下。


 

 


     看了這則故事,一定有很多人會認為這位釣客真是世界大蠢蛋。


 


   是啊!怎麼會有這麼知足而不貪心的人呢?


 


  「貪欲心」是很難控制的,


 


   看看前總統陳水扁、前行政院祕書長林益世,


 


   硬是要求更多的錢,結果呢?


 


 


   「貪心不足蛇吞象」,終於噎死了自己。

   所以「夠用就好」,知足而不多貪求,是很重要的生活修練。


 


   七十九歲單身的榮民呂振誠,十六歲離家從軍,隨政府來台,


 


   平日生活節儉,住在十幾坪的房子,一天只吃早、午餐,


 


   卻認養十二個失親小朋友。


 


   他說:「錢夠用就可以了,我一天頂多花二、三百塊。」


 


   月前,他將畢生財產捐出,


 


   積蓄八百二十萬元作為榮眷遺孤的照顧基金;


 


   三間房產捐給創世基金會,


 


   希望能幫助更多孤苦無依的老人及植物人。


 


 


  「錢夠用就可以了!」是呂振誠七十九年的生命體驗。


 


 


   他平日就用行動來實踐,知足而不多貪求,非常自然,


 


   這就是他的修練境界。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雲說偈-- 無我


 



            作者:星雲大師


 


           一切邪執,皆依我見,



          


           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大乘起信論》





   


    在《大乘起信論》裡,有四句偈說得很好:



    「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什麼是「一切邪執」?這個世間上,有很多不正當的執著,


 

比方過去的人信仰什麼黨派、主義太過執著,


 


周遭的人認為他的思想有問題,他也至死不悟。


 


或者一個家庭裡,兒女長大之後,


 


受到外面環境思想的影響,一顆心慢慢向外,迷失了自己,


 


從此對家庭不尊重、不友好,失去對家庭的立場,失去對家人的愛護。


 


甚至一個在機關團體服務的人,對長官不尊敬,對同事不和睦,


 


對工作只是應付了事、心有別想,


 


這樣一天到晚心向外馳求,思想往外攀緣,就叫做邪執。






   「一切邪執,皆依我見」,


 

一切邪執,好比一個人對家庭沒有貢獻,對團體不愛護,對國家不忠心,


 


凡事以自我為中心,


 


只想到「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認為」、「我以為」,這就太可怕了!




    要想到,人在世間,不是獨自一個人就可以生存,


 


一個有道德的正人君子,


 


除了自己的生存,也必定會顧及到自己以外的人,


 


以及種種的因緣關係,他會為他人設想。


 


比方吸食毒品、竊盜的人,要能為父母、家庭著想,


 


想想自己可以因為犯下非法的事而讓家人蒙羞嗎?


 


在機關團體服務的人,


 


要想到自己能因為不勤勞、懈怠、沒有作為而讓別人看不起,


 


讓我的朋友因此感到交了我這個朋友不光彩嗎?


 


我能可以做一個壞人,對國家沒有貢獻,對國家不忠,讓全國人民都看不起我嗎?


「若離於我,則無邪執」,


 


人一旦有了我見、邪執,走錯一步,滿盤皆輸。


 


思想在一念之間,生起邪執就等於走上邪路,那是很可怕的。


 


既然一切邪執,都是起源於執著「我見」,


 


那麼自我中心的見解應該減少一點,


 


學習「無我」,就不容易產生執著,就會為他人著想,為國家社會著想。


 


因此,要將自己再擴大一點、將「我」和他人融和在一起,


 


視一切眾生為一體,自能慢慢顯現出自己的真心本性,


 


讓自我的生命走出一片坦蕩晴空!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智慧的重要


 


     作者:星雲大師


 


 


   有信無智,增長愚癡,




        有智無信,增長邪見。



   


         ──《大毘婆娑論》


 

這四句偈子出自《大毘婆娑論》,要是告訴我們如何正確信仰。



     世間上,有些人有信仰,不過他不了解自己為什麼要信仰,


 


也不知道信仰的對不對、合不合乎信仰的條件。




     信仰是有條件的,不是胡亂信教而不知所以然。




     比方說,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有沒有歷史的根據?



     信仰的對象,他的人格道德是不是清淨?


 


     他的能力、威德是真、是假?這些都要了解清楚。


 


     如果光是信仰而沒有智慧去辨別是非善惡,好壞真假,


 


     只會越信越增長愚癡。




     假使一個人有智慧學識,對各種學說、道理都能夠深入研究、深入了解,


 


     卻無法對它產生信仰,


 


     不但不能增加自己的力量,反而徒增更多的邪見和執著。


     因此,現在很多學佛的年輕人,


 


     他們到各處親近明師、到各個佛學院去修學佛法,


 


     如佛光山在台灣、馬來西亞、香港、印度、非洲等地區,


 


     都辦有佛教學院,接引當地青年學佛;


 


     大陸的中國佛教協會,


 



     以及北京、南京、福建、廈門、四川等地的寺院叢林,也都辦有佛學院。

 


     不但佛教界開辦佛學院,文化界也出版了很多的佛學書籍,


 


     例如編修各種版本的大藏經;


 


     乃至佛教的僧信大德或大學的教授學者,


 


     經常舉辦國際佛學會議和佛學研討會,


 


     主要的用意,就是希望大家除了信仰佛教,


 


     還要進一步研究探討信仰的意義和內涵,


 


     將信仰與智慧結合起來,


 


     才能「行解並重」、「知行合一」。



     現今,佛教的信仰在全世界已經很普遍了,


 


     只是有的時候信仰錯了,迷信還不打緊,


 


     至少宗教勸善止惡的觀念還能深植心中;


 


     如果是邪信,對於自己信仰的對象不了解,


 


     也不加以去探討研究,走錯路就前途危險了。



     因此,我們經常奉勸所有的佛教徒要福慧雙修,


 


     要行解並重、悲智雙運,尤其信智要合一,


 


    才不會落入「有信無智,增長愚癡;有智無信,增長邪見」的境地。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忍能止諍



 


        文:星雲大師


 



 







 



      若以諍止諍,畢竟不得止;


      唯忍能止諍,是法真尊上。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的這四句偈主要告訴我們,


  人間的鬥爭、諍訟冤冤相報無有了時,


  若要免除人我之間的紛爭,必定要忍耐,才能止諍。


  佛經裡記載了一則以忍止諍的故事:


  波羅奈國的梵豫王經常舉兵侵犯鄰近的憍賞彌國,


  憍賞彌國的長壽王眼看兩國人民因長期戰爭,生靈塗炭,


  再這樣下去並不能解決問題,於是將國家讓給他,


  兒子長生太子寄人養育,自己和妻子隱姓埋名,以妙音伎樂娛樂民眾。

  他們的行蹤後來被梵豫王發現,便將他們逮捕,準備處死。


  太子聽說父王被抓拿,化裝成樵夫前來探望。


  長壽王一再叮囑兒子不可報仇,不可以怨報怨,


  因為「冤冤相報何時了」?仇恨是永遠不會停止的,


  所以要他以忍來止諍,能「忍」才是孝順。


  長生童子接受父親的教誨,將心中的怨恨忍了下來。

  長生太子長大後,在偶然的機會下被徵召到王宮,成為梵豫王的侍衛。


  有一次,長生陪同梵豫王外出,途中王身體不適,便枕在長生的膝上休息。


  長生看梵豫王已熟睡,正是報仇雪恨的好機會,


  正準備刺殺眼前的殺父仇人時,


  腦中忽然浮現父親叮嚀自己要忍耐的話,


  於是打消了殺人的念頭。

  梵豫王被長生的舉動驚醒,長生一點也不畏懼地據實稟告,


  梵豫王被長壽王父子的寬大胸襟所感動,


  後來將國土還給長生,並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


  因為忍耐,讓兩個國家終能和平止諍。



  在《三國志》裡,諸葛孔明「七擒孟獲」


,原本他可以一次就把孟獲殺了,為什麼要「七擒七縱」?


  因為孔明知道殺了孟獲不能解決問題,


  只有用仁慈感動他,問題才能解決。


  所以不要「以諍止諍」,因為「畢竟不得止」。

 「唯忍能止諍,是法真尊上」,


  人的修養是很不容易的,不只是口頭上的「忍」,


  如果沒有將忍的功夫深植內心、養成習慣,


  境界來時,還是派不上用場。


  能夠將自己的瞋心、惡口、暴力等惡習去除,


  用慈悲、尊重、感恩來止息諍事,


  這樣的法才是最尊貴的。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心如工畫師


 


            作者:星雲大師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華嚴經》






   在《華嚴經》裡有四句話說: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這四句話將我們的心比喻成一個美術家、一個書畫家,


 


    他可以彩畫世間上的風景、花卉、人物、昆蟲、魚鳥等等。


 


     這顆心無所不能,想要什麼,心都可以成就,


 


    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心生一切法生,心滅一切法就滅了。


 


      有了心的動念,才有世間的存在;


 


      心念滅去,所有世間的萬象都不見了。


 


    好比一個人專心的時候,


 


    對一切外境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入無人之境。






    這個世間有形相、外貌的差別,


 

     有相,就有計較、有對待、有善惡、有是非,


 


     這些差別的是非揀擇,紛紛擾擾無有了時。





   「能畫諸世間」,


 

     我們要把自己的人生彩畫成什麼樣子呢?


 


    心存不善的念頭,


 


    會把自己畫成一個魔鬼、畫成一個不明白是非、不通情達理的人,


 


    會把自己畫成一個貪、瞋、嫉妒、愚癡無明的人。


 


 


    時時心存善念,人生就會呈現出一個美麗的景象,


 


    我們也會成為一個善人、聖賢之人,廣受世間的尊敬。






   「五蘊悉從生」,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我們這個「人」是由五蘊和合所成的。




 


      色,是物質,指的是這個血肉之軀的身體;


 

    識,是心識,指的是精神上的意識。


 


 


   物質的「色」與精神的「識」接觸、和合起來,產生了受、想、行的作用,


 


   而有了感受、想法、舉止行動等作用。






   「無法而不造」,


 

    心能生萬法,可以作壞事,也可以做好事,


 


    何不好好運用這顆心去做好事?


 


    既然心能夠創造一切,可以美化一切,


 


    何不用我們的心去美化這個世間,


 


    創造一片人間的淨土呢?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開禪心-- 無事


 


     作者:心培和尚


 


 


「無事」並非不做事


 


人一出生


 


就有做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父母扶養兒女


 


兒女孝敬父母


 


老師教導學生


 


醫生診治病患


 


郵差按時送信


 


 


就修行而言


 


「無事」即心中沒有煩惱罣礙之事


 


倘若心中有罣礙之事


 


即無法安心修行





  
試問

 


是誰讓我們有事的

   
是何原因造成的





  

說明了

 

就是自己對世間一切的事物


 


認識不夠清楚


 


因為不能看透一切事物


 


皆依因緣而存在


 


也隨著因緣無常的變化


 


而自然消失




   
無事才好用功


 


無事才能身心自在


 


無事才能和覺道相應


 


就讓心中無事吧


 


 


無事才能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無求之好


 


           文/星雲大師






     佛地人多心甚閒,日看飛禽自往還;


 

     有求莫如無求好,進步哪有退步高。


 


          ──古德





   「佛地人多心甚閒」,


 

    佛門中的人,雖然經常忙進忙出,來來往往,內心卻很清閒,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閒人不閒」。


 


    反觀社會上很多人看似安閒,可是內心煩惱、擔憂、掛念的事卻很多,


 


    實在是「人閒心不閒」。

    佛門裡許多高僧大德到處雲遊行腳,弘法利生,看起來有忙不完的事,


 


    但他們卻常說:從不曾離開過本位。


 


    所以在佛門中,不可以光看他的人,不看他的心;


 


    或是光看他的事業,不看他的人。


 


    一個舉重若輕的人,在奔波忙碌之下,心境依然是安閒自在的。





   「日看飛禽自往還」,

 


    清晨日出,我們看到鳥兒傾巢飛出,到日落黃昏時,鳥兒又成群結隊飛回巢中。


 


    鳥兒有巢可以回,我們人要回到哪裡去呢?


 


    世間上的人大多忙忙碌碌,往返來去,


 


    只知道尋求功名富貴、名聞利養,


 


    而不知要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棲止,非常可惜。





   「有求莫如無求好」,


 

    我不求功名,不必仰人鼻息,人格自然昇華;


 


    我不求富貴,因為我內心有無盡的寶藏,智慧如海,福澤齊天;


 


    心中沒有欠缺什麼,自然不會向外馳求攀緣,反而要喜捨、布施他人,


 


    真正是「人到無求品自高」。


 


    有求是執取,無求,才能獲得無上的法喜!






   「進步哪有退步高」,

 


    有些人只知道向前奔競,卻不知道偶爾也必須向後退讓。


 


    不要以為退讓是消極懈怠,


 


    你看,猛虎要往前衝時,姿勢一定是先往後退,以待蓄勢一撲;


 


    人也是一樣,要想高高躍起,就要先低低蹲屈。


 


    自我進步是很容易的,安忍退讓成全別人,反而很艱難。


 


    所以有的時候以退為進,更能彰顯人格的光輝,更能發揮菩薩的道行。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果報自受


 


 


 


          文/星雲大師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大寶積經》



 


    在《大寶積經》裡有一段偈語:


 

    「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人過去所造的善惡業報,


 


     不管時間多麼長,一年、百年、千萬年、一劫、百劫、千萬劫,乃至無限的時空,


 


     在業報還沒有還清以前,是不會消失的


 


     自己過去造下的善惡業種子,


 


     因緣會遇的時候,還是要自己去承擔果報。





    「業」,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佛教不共外道的特質。


 

     我們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


 


     之所以不會消失,主要是由於業力的牽引。


 


 


     如同一串念珠,珠子代表過去、現在、未來,


 


     藉由「業」的這條線,


 


     將我們從過去到今生,從今生到未來串連起來,


 


     在五趣六道裡永無休止地輪轉不已。





    「業」,有造作的意思,


 

     以個人來說就是「行為」,


 


     以社會來說是「行」,


 


     以大自然來說,是「運動」。


 


     業包括各種行為、作用、行動、造作、意志等身心活動。


 


     人透過身口意造下的業,可以決定人生的苦樂禍福。


 


     業既然是一種行為,這個行為無論善惡,都會產生力量,


 


     驅使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


 


     如此輾轉相生,循環不已。


 


     所以佛教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自作自受」,


 


     而不是有一個神明或主宰者,來決定我們的禍福吉凶。





     過去有考古學家挖掘到一個二千多年前的棺木,

 


     發現裡面有一顆植物的種子。



 

     他們把種子拿出來以後,


 


     移植到有泥土、空氣、水分、陽光充足的地方,


 


     幾個月後竟然抽芽、成長、開花。






     人所造下的業,就像這一顆種子,


 

     不管是善業惡業,到了時機因緣成熟時,也會生長、開花、結果,


 


     因此講到業報,每個人都應該審慎以對,


 


     不應該任由自己的身口意妄言亂行。


 


     因為這些行為就如同種下的種子一般,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怎麼能不謹慎呢?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怨親平等


 


                   作者:星雲大師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八大人覺經》




    在《八大人覺經》裡,有四句偈說得好: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這幾句話從字面上很容易懂,


 


    主要提示我們,菩薩應如何行布施、如何修行。




    一個有智慧的人是如何行布施呢?


 


    布施不一定只有捐獻金錢、物質,才叫布施,布施的意義很廣泛。


 


    比方,我對你微笑,我為你說幾句好話,


 


    我給你一些方便,我傳授你一些知識,這些都是布施。


 


    有的人出錢布施,可是錢捐出去以後,他懊悔了;


 


    甚至捐了錢以後,自己反而生活困難,這就不是如法的布施了。





    所謂「不自惱,不惱他」,

 


    佛教的布施是平等布施,


 

    布施以後,自己不覺得懊悔、煩惱,也不會感到困難,反而會覺得歡喜。


 


    常聽人說「喜捨、喜捨」,就是歡喜的捨,


 


    「捨」了以後,就會有所「得」,所以又說「捨得、捨得」。


 


    今天的社會,做好事的人很多,


 


    但還是要能以一個平等心、智慧心來行布施。





    多年來,我一直努力想做到平等布施。

 

    比方,我為了佛光山盡心盡力,


 


    捨身捨命布施予佛教、布施予眾生,但仍然覺得不夠;


 


    後來想到,光是顧念到「我的佛教」、「我的佛光山」,這還不夠,


 


    所以又為天主教、基督教辦的


 


    反吸毒、救助雛妓、傷殘兒童等社會慈善事業盡一點心意。


 


    我覺得這就是學習菩薩平等布施的觀念,


 


    並以身體力行來幫助眾生。




    菩薩的布施,是「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你和他有冤仇,他不會記恨;


 


    你是壞人,他也不會恨你,他只想到你很痛苦,願意給你一些幫助。


 


    因此我們行布施,


 


    不必去分別、計較受施的對象是不是跟我同一個宗教信仰?


 


    是不是我的同鄉?是不是我的同學?


 


    因為布施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菩薩的慈悲布施!


 


   《八大人覺經》的這四句話,給予我們在修行上很好的方向。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雲說偈-- 慧日除眾罪


         


                           作者:星雲大師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人生在世,誰能無過?犯了錯不要過於恐懼,


 

      因為「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罪業就如同霜露,它是一時的;


 


      只要心中擁有佛法智慧,真心誠意的懺悔、積極行善,


 


      藉此功德,再重的罪業也會像太陽照射大地,讓霜露消散於無形。



      因此,一個人不怕有過失,就怕不肯改過;


 


      也不怕一時不察而造罪,就怕不肯懺悔。


 


      在佛法、在人生的過程裡,人的罪業和過失並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犯了過錯肯不肯懺悔改過。


 


      能勇於改過的人,大多容易進步。






     「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六根,指的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心,


 


      修行光是修心還不夠,必須「六根」都要一起修。


 


      六根怎麼修行呢?


 


      例如:眼睛喜歡貪看美色,


 


      所以眼睛要修行,


 


       非禮勿視,凡事朝好處看、朝善處看,從善美的地方看,不當看的不要看。






       耳朵要修行,

 


        要聽好話,要諦聽、善聽、兼聽,不聽是非讒言,不聽謠言誹謗。



 


 


       鼻子要修行,


 


        鼻子要呼吸空氣,我們才有一口氣存活;


 


        鼻子可以嗅香聞臭,但是這個鼻子不要太敏感、太過於分別,


 


        不管香也好、臭也好,要用一顆平常心來修行






       舌頭要修行,

 


         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指的就是口舌造下的罪業。


 


         除了不要貪吃,也要注意口不亂說話,


 


         像是「饕口饞舌」、「搬弄口舌」、「多嘴饒舌」、「滿嘴跑舌頭」等不好的習慣,


 


         都要以真實語、如實語來修行。



 




        身體也要修行,


 

          身不做壞事,不要打人、不要竊盜、不侵犯他人的身體自由,


 


          甚至不好的聲色場所都不要去。


   




       當我們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修行好,心就能修好,


 

       所以要「懺悔六情根」,


 


       在佛菩薩的座前、在大雄寶殿裡面,


 


       常常檢視自己的念頭,至心懺悔自己的罪業,


 


       才得以消除罪業,淨化我們的人生,


 


       這是非常重要的!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小不可輕


 


        作者:星雲大師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


 


       水滴雖微,凡福充滿。


 


        ──《法句經》



   這是《法句經》的一段經文,意思是:


 


   不要認為一點小小的惡行無所謂,就任意去做,


 


   小惡就像小水滴一般,滴水雖微,可以穿石,也可以匯流成大河。


 


   也不要認為小小的善行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就不去行善,


 


   小樹可以成蔭,聚沙也可以成塔。


 


   四川九寨溝有個珍珠泉,當水湧出時,


 


   那些水滴飛散開來就像珍珠一般,故而得名。


 


   像珍珠般的水滴雖然很微小,但是匯聚起來,就可以成為泉水,


 


   流出去形成湖泊,甚至再匯集江河進入大海,那是多麼的不簡單!



   所謂「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一粒種子,可以長成一棵遍覆幾百公尺的大榕樹;


 


   星星之火,可以燒毀整座森林;


 


   一滴水澆在花草樹木上,花草樹木會成長茁壯;


 


   一滴水給沙漠饑渴的人,可以救人一條性命;


 


   小王子將來可以統理國家,小女孩將來可以成為公主,


 


   小兒童將來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樑,小沙彌長大後可以成為法王;


 


   讀書做學問,也必須從一個字一個字、一本書一本書地閱讀,


 


   讀多了就能增長學問,開啟智慧。


 


   所以世間上任何渺小的事物,都不容我們輕忽它的存在。


 


  《法句經》的這段經文啟示我們:


 


   小惡不可為,否則積久成習,就會犯下大的惡行;


 


   也不要輕忽小小的善行,集合很多的小善,日久終能成就大的善舉。


 


   因此,不管是做人處事,或者修行學道,都不可以輕視「小」的力量。


 


   小,其實一點都不渺小,


 


   我們平時如果都能重視小小的細微處,


 


   人品道德必然日益健全圓滿。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雲說偈-- 自在之道



                             作者:星雲大師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八大人覺經》


 在《八大人覺經》裡,有四句偈很好: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生死疲勞」,


 


我們生了要死,死了會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在五趣六道流轉輪迴,辛苦又疲勞。


 


人生就像一個車輪,在生死大海裡輪轉不已,備受勞苦。


 


「從貪欲起」,人是貪欲的奴隸,


 


為了貪財好色、貪享受、貪世間上的功名富貴,


 


這個也要、那個也要,這個也想、那個也想,


 


人的貪欲無窮無盡,但是能滿足欲望的東西,卻很有限。


 


所以人實在很可悲,即便是英雄好漢,


 


再怎麼偉大的人物,其實都是貪欲的奴隸,


 


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甘願在世間做牛做馬。


 


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我們要學習做一個少欲的人,不要太擴大自己的欲望。


 


金錢,夠用就好;衣食吃穿,飽暖就好;


 


居住的空間,能夠遮風擋雨就好,


 


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的境界就是無欲的境界。


 


人在世間生活,能夠減少一分的欲望,就可以多一分的安心;


 


人能減少欲望,品格自然高尚,苦惱也會減少。


 


你看,歷來那些功名場中、坐賈行商的人物,


 


即使做到宰相、皇帝,也不過數十年的歲月;


 


一個人享盡山珍海味,滿足了口腹之欲,也不一定快樂,


 


反倒粗茶淡飯裡有更多的美味!


 


當然,佛教並不是絕對地要人禁欲,而是要人遵行中道的態度:


 


對於親友眷屬、生活資用等欲望固然不可放縱,


 


但在人間的生活也無法完全脫離,


 


因此要我們以智化情,以善法欲來遠離煩惱欲。


 


道家也講究「清淨無為」,


 


真正能幹的人,是無為而治、無為而做,


 


但不是懶惰懈怠,而是隨順、隨緣、隨心、隨喜。


 


做一個少欲的聖賢,做一個無為的能者,


 


隨緣而作,隨喜而住,不計較、不執著,遠離貪欲的束縛,


 


    沒有生死的疲勞,人生自然會感到安然自在!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四句偈


 


          作者:星雲大師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這是《金剛經》當中,很有名的四句偈子。


 

   我們居住的娑婆世間,是一個有為、有漏的世間,


 


   佛教對這個世間,有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等種種譬喻,


 


   主要都是說明人生如夢,幻化無常,


 


   如水泡須臾不停,似影像依託不定;


 


   又如朝露、電光石火般剎那即逝。


 


   大陸湖北的武當山,山勢崇峻雄偉,要走上很長的一段路程才能到達。


 


   有時候武當山在雲霧裡,有時武當山在綿綿細雨裡;


 


   清晨才看到花木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剎那間就消失無蹤。


 


   武當山的景致氣象萬千,置身其中,如夢如幻,


 


   因此在武當山上,有一塊牌匾寫著「黃粱夢覺」,


 


   就是希望藉由「黃粱一夢」的故事,


 


   來警悟世人世間如夢,應及時醒覺。



   唐代一位盧姓書生,經常夢想升官發財。


 


   有一次外出夜宿客棧,睡夢中升官發財、生兒育女,


 


   一路平步青雲,最後福壽全歸。


 


   忽然夢醒,什麼都沒有了。


 


   頃刻時間,書生歷盡了一生的富貴榮華,


 


   而方才爐灶上的黃粱,依然還在烹煮著呢!


 


   後來的人便以「黃粱一夢」這句成語,


 


   比喻人生短暫無常,縱然有種種的興盛顯達、財多位尊,


 


   終究像做了一場夢一般虛幻不實。




  《金剛經》把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告訴我們,


 


   要我們不要被世間的有為法所矇騙。


 


   「夢」豈能當真?「幻化」又何必計較!


 


   「泡沫」剎那即滅,「影像」虛幻不實。


 


   當我們看清了這個道理,還有什麼好執著的呢?


 


   所以《金剛經》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果能如實見到世間萬法,就如同朝露、電光般快速,如夢幻般虛假,


 


   能體會到真實永恆的法性,進而好好珍惜這電光石火般的人生。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不退轉


 


    作者:星雲大師


 






       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

       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大方便佛報恩經》










 






      
   在《大方便佛報恩經》裡,有一首偈子:


 「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這首偈子提醒我們要常常發心。


 


   發什麼心呢?發「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然而為了要「上求佛道」,必須忍受千辛萬苦;


   為了「下化眾生」,也是要經歷種種的艱難困苦,


   因此很多的修道者雖然發了菩提心,


   可是一遇到困難就退失了,以致功虧一簣。


   所以佛教裡常聽人說:「發心容易,恆長心難持」,


   有很多人雖然立志、發願,


   但是在毅力、堅持力不夠的情況下,中途而廢的人也不少。


   在所有佛菩薩當中,沒有不靠菩提心而成就,


   所以他們能受到世人的崇敬禮拜。


   如「四大名山」,相傳就是佛教四大菩薩應化的道場。


   安徽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


   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悲願,成就他的菩提心。


    四川峨嵋山的普賢菩薩,發下十大願行: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這十大願行也普遍被佛教徒遵奉行持。


   此外,山西五台山的文殊師利菩薩、浙江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


   都是依他們的大願力莊嚴成就。



   我們發心要發恆長心,不怕苦、不怕難,


   能夠越挫越勇,越難越堅定,


   不管遭受是非難堪、打擊傷害,或是毀謗、讚譽都不計較,


   能夠經歷種種的百忍,做人處事才能成功。



   因此,一個初學道的人在佛教裡受了委屈,往往大家都會勸他要忍耐。


   剛開始他可能會不懂,


   為什麼這個也要忍耐、那個也要忍耐,處處都要忍耐呢?


   忍耐,不是此一時忍耐,彼一時就不忍耐,


 


   而是要能發起為佛教、為眾生的菩提心,


   一切想當然爾,


   自然能承擔「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的苦難,


   成就菩提佛道。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雲說偈-- 心淨月現


 


                作者:星雲大師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華嚴經》



 


   《華嚴經》有一首偈頌: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意思是:菩薩就像天上的月亮,常遊於虛空之中。


  眾生要如何與菩薩感應道交呢?


  只要眾生的心海清淨,沒有塵垢,菩提月光就會映現在我們的心上。


  假使眾生的心不清淨,品德汙穢,不但不能顯露光明,佛性也不會現前。



    我們看天上的月亮是一個,這個人看月亮是一個,那個人看月亮也是一個。


  月亮雖只有一個,但是它在不同的時空下,


  不論江、湖、河、海,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以有月亮的顯現。


  如偈語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藉由月映水中,來譬喻


  菩薩的修行,能因應眾生千差萬別的根性普應群機,給予不同的感應。



    曾有人說,東方人念觀世音菩薩,西方人也念觀世音菩薩,


  為了大家求這個、要那個,


  菩薩常常要「千處祈求千處應」,東奔西跑,怎麼忙得過來呢?


  還有人說,怎麼這個人有菩薩感應,那個人也有菩薩感應,


  而自己卻沒有得到菩薩的感應?

    其實不然!


 


  這就是「菩薩清涼月,常遊行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的道理。


  沒有菩薩的感應,不能怨怪菩薩,


  而是要真心的問問自己,自己的心湖清淨嗎?


  不管是江、湖、河、海,只要心清淨了,菩提的月亮自然會現前。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能得到菩薩的感應,有的人無法得到菩薩的感應。



    菩薩如同圓滿皎潔的月亮,以和藹、清涼的光輝,平等普照大地。


  然而有的地方能受到月光映照,有的地方接收不到,


  這是眾生接受條件的問題。


  好比眾生心中的貪欲、瞋恚、愚痴,


  遮蔽了自己的真心佛性,就不能怪菩薩沒有感應了。




    《華嚴經》的這一段偈子告訴我們,




 

    要得到諸佛菩薩的感應,


      念念自淨其心,時時自修自行是很重要的!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 自我負責



 





        作者:星雲大師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


 


   亦各須熟,彼不相待。


 


   ──《法句經》



   《法句經》有四句偈: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


 


  說的是因果報應,相當於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段話:


 


「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愁不報,時辰未到」,


 


善惡的因種下去,等到時機因緣成熟,自然會受果報。





   一般人不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

 


「為什麼做善事的人沒有好報,反而那些無惡不作的壞人,


 


享盡富貴榮華、名利權位,卻遲遲不見受報?哪裡有什麼因果報應?」


 


要知道這就是因果報應!


 


正因為有因果報應,他過去生所種下的福德,


 


不能因為今生作惡,就將過往的功德一筆勾消。





   善業惡業如同銀行裡的存款,
只要有餘款,還是可以領出來使用;


 

但如果只是一直用,卻不懂得存款,也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所以做壞事的人,縱使前生做了善事,


 


今生不行善積德,福報享盡了還是要受報;


 


一個做好事、有道德、有品格的好人,卻一生坎坷挫折,


 


遭逢種種不幸,也不要怨怪老天無眼。


 


因為因果不看當下,要看三世


 


能有這樣的認知,


 


就不會陷入因果不彰、世界不平的情緒裡;


 


也不會有怨天尤人,認為命運不可改變的錯誤觀念。



 

   善惡因果是如實存在的。


 


 


   好比欠人錢財,不會因為現在改惡向善,債務就不用還了。


 


 


   與其躲避債務,不如將債務還清,


 


   不再繼續積欠,才能無債一身輕。



   一切的善惡業報,並不會因為人的死亡而消失,


 


   它能貫穿過去、現在、未來。


 


   有時候是一生的報應,等於春天播種,秋冬就可以收成;


 


   有的是今年栽種,明年才會有收穫,這是來生的報應;


 


   有的是今年種,必須等待好多年以後才能有收成,


 


   這就是後報應,可能過了好幾世才受報。


 


 


   總之,「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彼不相待」,


 


   當一個人要為自己犯下的惡業受報時,


 


   誰也幫不上忙,也無法代他受罪、為他說情;


 


   善報來了,是你應該享受的,誰也不能破壞、搶走你的福德。


 


   所以佛教的業報觀念,說明了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自作自受,必須自我承擔。


 


 


   《法句經》的這四句偈,值得我們深思!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悔惡復清


 


         作者:星雲大師


 


          如煙雲除,月則清明


 


          作惡能悔,亦復如是。


 


          ──《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有四句偈:


 

    「如煙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


 


    這四句偈的含意是什麼?


 


   天上的烏雲散去,明月自然會顯現出來。


 


   等於地上髒了,用掃把掃除就會乾淨;


 


   桌子被灰塵覆蓋了,用抹布擦拭就會清潔;


 


   身體有了汙垢,沐浴後就可以得到身心舒暢。



    外在的環境、器物髒了,可以藉由拂拭清洗,讓它恢復清淨,


 


   我們的心靈汙穢了,要用什麼來清洗呢?


 


   佛法的甘露、懺悔的法水,就能洗滌我們內心的垢穢,


 


   洗淨我們一身的罪業,使我們的人生有意義。





   「作惡能悔,亦復如是」,

 


   佛教有很多消除罪惡的方法,



 

   比方多做一些好事,可以將功折罪,減少罪過;


 


   有了罪業,真心誠意懺悔改過,就能得到身心清淨,


 


   即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佛教的戒律,並不在強調犯不犯過失,肯懺悔罪業才是最重要的。


 

    好比一個人犯了過錯,假使不知道懺悔,微小的罪業也會慢慢增長;


 


    但如果懂得懺悔,重大的罪業也會慢慢減少。


 


    在佛教的滅罪法門裡,懺悔有無比的力量,


 


    如經典提到:一個人犯了過錯,一念懺悔,就能滅除八萬四千重罪。


 


    怕的是犯了戒不但不感到慚愧,還認為不要緊,這就很嚴重了。


 


    在佛教裡,破戒不可怕,破見才可怕。


 


    破戒,是個人行為的過失;


 


    破見,則是根本思想的錯誤。


 


    行為上的過失,可以醫治矯正,


 


    而根本思想的錯誤,會讓真理法水再也無法流入他的心中。

    一位信徒經常拿鮮花到寺院供佛。


 


 


    有一天,寺裡的老和尚問他:「你知道如何讓瓶中花常保新鮮嗎?」


 


    信徒說:「只要每天勤換水,並隨時剪除腐爛的花梗就可以了。」


 


    老和尚點頭微笑說:


 


    「要保持一顆清淨心也是如此。


 


      我們就像瓶裡的花,周遭的環境是瓶中水,


 


      如果要淨化身心,就要多懺悔反省,


 


      去除腐爛的習性,這才是禮佛的真義啊!」






   《大般涅槃經》的這段經文,提示我們懺悔的重要。


 

    除了消極的懺悔,還要積極的發願,


 


    所謂立功、立德、立言,積極行善利他,


 


    用自己的發心、才能、語言,去服務社會大眾,


 


    能夠真心的改往修來,才是真懺悔。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雲說偈-- 識得面目


 


            作者:星雲大師



 


    拋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


 


    但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


 


    ──〈憨山老人夢遊集〉


 


      明.憨山德清






 「拋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


 

  你想見到宇宙真理,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自己的前程嗎?


 


  那就要拋卻身心,不計較一己的榮辱得失,真心法王自然會顯現出來。


 


  至於自我的前程如何?是富貴?是榮華?是疾苦?都不必去探問行藏。



  佛經有云: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因果的道理說得很清楚明白,不問前途的吉凶禍福,只問因果。


 


   一個人只要端正自己的行事為人,就可以知道命運的好壞。



   有些人終日沉迷於求籤問卜,無非是想預知自己的未來如何,


 


   卻不知道自己平時不積累功德、不修因緣,


 


   只是一味地向外馳求,有什麼用呢?


 


   不必別人替我們預卜,自己心裡就有數了。





   過去有一位沙彌,本來世緣將盡,


 

   他的師父修行很好,看出他來日不多,就讓他回去和母親見最後一面。


 


   沙彌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群螞蟻被水圍困,


 


   一念慈悲心起,就隨手拿了一片樹葉搭在水上,讓螞蟻得以藉著葉片逃生。


 


   他回到寺院以後,師父一看,很訝異,探問之下才知道


 


   他因為救護生靈的功德,因緣驟變,無形中延長了自己的生命。




  「但能識得娘生面」,


 


   只要認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改往修來,


 


   念念向善,自然「草木叢林盡放光」。

   常有人問:花草樹木能不能成佛?


 


   人能成佛,花草樹木當然也能成佛;


 


   只要我們的心正直慈悲,眼前的世界就能正直慈悲。


 


   猶如雲行雨施、風生水起,慈心世界多善人!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星雲說偈--- 真正的富貴


 


                       作者:星雲大師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佛遺教經》





   《佛遺教經》有四句偈: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這段話很有意義,旨在勸勉我們要知足。

 
世間上有許多的窮人和富人,究竟誰是窮人?誰是富人?


 


大部分的人都是用錢財作為衡量貧富的標準:


 


  這個人有錢,他就是富人;那個人沒有錢,他就是窮人,其實並非如此。


 


現在的社會有很多「有錢的窮人」,為什麼呢?


 


他們雖然富有,卻不知足;


 


一個不知足的人,儘管擁有再多的財富,還是貧窮。


 


相反地,也有很多「貧窮的富人」,


 


他們雖然沒有很多的財富,卻知足安分,


 


懂得知足的人,才是世間最富有的人。

  經典裡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如天堂;


 


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如地獄。」


 


一個知足的人,縱然躺臥在地上,也感覺像在天堂一般;


 


不知足的人,就算住到天堂,也會因為處處不滿足,而感到置身地獄般的痛苦。


 


所以,天堂、地獄在哪裡?就在人心的知足與否。



  一個人安貧樂道的人,就是富貴之人。


 


但是一般人不了解這個道理,一講到發財,想的都是心外的財富。


 


事實上,心外的財富縱然再多,良田萬頃,日食又有幾何?


 


大廈千間,夜眠也不過八尺。


 


世界那麼大,土地那麼多,即便費盡心機想要擁有,究竟又能擁有多少?


 


就算擁有了,真能全部用得了嗎?外面世界能給予我們的很有限,


 


能夠發掘出心中的寶藏,那才是真正享用不盡的財富。




 
財富,不一定向外追尋,我們心中就有很多的寶藏。


 


比方智慧、信仰、慚愧、感恩、歡喜、慈悲、知足等,


 


都是我們心中的財富。


 


知足的人,即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


 


凡事無求,不求的人生是最富貴的。



 
此外,不好買的人最富有,因為他沒有短缺,不需要購買,


 


反倒是不知足的人,才需要藉由不停的購買,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所以我們要節省自己的花費,節制自己的貪心欲念,不要養成好買的習慣。


 


我一生自覺個人不需要錢,也不好買,


 


因為我不要錢、不好買,才有錢建設世界的道場,發展各項的佛法事業。



 
這四句偈啟示我們,


 


要學習發掘自己心內的寶藏,懂得以無為有,


 


   能夠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貴!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星雲說偈-- 聞法可貴


          作者:星雲大師


 


        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知。


         ——《法句經》



     在《法句經》裡有一段偈頌:


   「若生人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知」。

    這是佛陀過去曾說的偈頌,經過長時間的口口相傳,


    傳誦到一位沙彌時,他把這首偈語誦錯了,


    變成「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

    有一天他在誦唸時,被佛陀的大弟子阿難尊者聽到,阿難尊者好意糾正他,


    沒想到這名沙彌卻頑強地堅持自己是對的,


    還說:「這是師父親口教我的,不能更改。」


    這讓阿難尊者非常慨嘆,


    一個人不肯承認自己錯誤的知見和執著,實在很可怕。

    這四句偈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人即使活到了一百歲,如果還不能了解世間生滅的道理,


    還不如短暫活在世間一天,而能了解人生的真理。


    孔子也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都是說明了聞道、悟道的可貴。

    世間,是一個有生滅現象的對待法。


    人世間有善惡、是非、好壞、高下、貴賤等種種分別,


    生命也有生離死別的悲傷。


    其實,生不必歡喜,死也不必悲傷,


    因為生了不久要死,死了並不是就沒有了,因緣聚集時還是會再生。


    因此生了又滅,滅了又生,世間法就是如此流轉輪迴不已。

    好比植物生長,把種子播撒到田裡,慢慢會開花、結果,


    果實裡的種子再掉入泥土中,不久又會成長茁壯,再開花、結果,生生不息。


    所以我們生存的這個世間,是成住壞空的輪迴;


    人的生、老、病、死,心念的生、住、異、滅也是輪迴,生生滅滅無有了期。

    如果明白這個世間是生滅的對待法,如《般若心經》所說: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能超越、解脫,得到自在。

    這四句偈提醒我們,


    一個人如果不了解生滅法,不了解生死,不了解無常,不了解成敗、好壞,


    即使他活到一百歲,這樣的人生還是沒有價值;


    倒不如生命短暫,可能只有一時、一天,


    但他體悟到什麼是生滅法,


    進而求證不生不滅,這樣的人生就很值得了!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