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相遇---那先比丘經


 


4/22----法師主講


 


 


 



 



萬法皆由因緣和合而成


 


生死輪迴---


如果人有恩愛.貪欲,後世便會再次輪迴人若一心以正法為念,並念及智慧與善事,


依此功德力,後世不再輪迴


善事與五惡的區別


善事:誠信正法.孝順慈悲.不斷努力向上,以善為念,使心思專一,具有智慧等


五惡:貪淫嫉.瞋怒.懶惰嗜睡.放緃歌舞音樂.懷疑他人


人若能止住五欲,知身軀是苦惱之源,便能自我超度解脫,人皆以智慧成就道德


什麼才叫精進??? 精進可以成就


精進:積極以善心與行動去支持成就善好的功德,便是功德


      人有各種惡念不能克服,若堅善心,堅守五戒,便是精進


什麼叫一心???? 學道以一心為歸宿


     所有善法,需賴以心念專一,善行才能隨之而來,佛經所說各善事,皆隨一心


     學道之人應學的東西很多,但最終都以一心為歸宿


什麼叫智慧??? 智慧有如暗室有燈明


     [智慧就是般若],人的智慧主要是斬斷疑慮,明瞭各種善的事情,如手持燈火進入暗室.暗室即明,人有智慧,就如暗室有了燈明一樣,又如手持利刃斬斷木頭,人以智慧斬除各種惡念


人為何生而不同???? 因緣不同,果不同


   為何有人長壽,有人命短?多病/少病?貧窮/富貴?端莊/醜陋?得人所信/所疑? 明達/愚闇人??


---就像眾多的樹木所生的果子一樣,有酸有苦,有辛有辣,有甘有甜,這些果子為何不同???


----因所栽的樹種.土壤.陽光等因緣條件不同


人們在宿世所作的業種各不相同,所以自然跟隨自己的身口意行為,


依所做不同而得到不同果報


修行應先做?後做?  修行修善要趁早


    人想要行,是預先做呢? 還是後做呢??  那先問:王口渴時才挖井,能夠解決口渴嗎?


王是飢餓才耕作直到穀熟時才解決飢餓嗎? 國王回:不能等到口渴才井,也不能等到飢餓才耕作


那先說:人也是如,此應先作善事,遇到急事再去行善,對自身没有益處


  修行者都能證涅槃嗎?  涅槃為修行之目標


 


    修行的人都能證得涅槃嗎?


    那先答:不能全部證得涅槃.只是以此來端向道方向,透過努力成為目標


         修行者學習知道何為端正的事,應當努力踐行,不該做的就要捨棄遠離;


         應該想的去想,不該想的捨棄,能做到者便能達到涅槃的境界


未證涅槃能知涅槃之樂嗎?? 未證者能知涅槃之樂


     王問:没進入涅槃的人,能知道涅槃境界是快樂的嗎??


     那先答:是的,即使没入涅槃,也能透過其他方式知道涅槃的快樂(國王不信)


     那先問:人没截斷手腳,怎知截斷手腳疼痛是劇烈呢?


     王說:看到他人截斷手腳的痛苦呼號就知是痛苦的.


     那先說:前人有證得涅槃,相互傳言涅槃境界是快樂的;因為這一縁故,所以相信涅槃境界是快樂的.


這世間真有佛嗎??  未見不等於没有


國王問:您見過佛嗎?    那先答:没有;國王問:您的師父見過佛嗎?    那先答:没有


國王答:如果那先及諸位師父都没見過佛,肯定没有佛


那先問:王見過五百條溪匯合之處嗎?  國王答:没有;那先問:王的父親及祖父見過嗎?        國王答:没有


那先說:如果王的父親.祖父没見過,肯定没有溪水匯集之處;國王說:即使我及父親.祖父没見過,肯定有這樣的水域


那先說: 即使我及諸位法師不曾見過佛,實際是有佛的.


人死舊身不能隨神識再生嗎?? 人死身軀不再相隨


    國王問:人死舊有身軀不再隨神識在後世再生嗎?; 那先答:人死後將再接受新的身軀,原來身軀並不相隨


    那先說:燈中的燈蕊橈完後,將在新的燈蕊上繼續燃燒,人的色身也是一樣,不隨神識一起離開,而是接受新的身軀


善惡業果在何處?? 果未成,不得預見


     國王問:能不能分別把善惡業困指出來給我看嗎???


     那先問:樹木還没有長果子前,國王能不能預見哪一樹有果, 哪一樹没有果?


     國王說:不能知道;那先說:同樣的,人未得道,前不能預見善惡果在何處


人能預知投生何處嗎?  投生何處?


     國王問:人能否在前世知道後世投生何處?  那先答:那些即將要再生的人自己知道


     國王問:他們憑什麼知    那先問:天降雨水,農民能否預知將會有好收成呢??


     國王說:知道,農民會根據下雨情況判斷是否有好收成


     那先說:人也是一樣,根據自己所堷植的福田與善惡種子,即將在後世再生的人會預先知道


人死必定生天嗎??  人死必能生天嗎


      國王說:我不信在世作惡,臨死發心念佛,死後可仗佛功德生天??我也不信殺一個生命死後會堕入地獄中




 那先問:拿石頭放到水上,石子會漂浮?還是會沉?() 那先問:拿石頭放在船上,會漂浮?還是會沉?()


      那先說:人即使曾經作,惡但因明白善惡因果,生大懺悔,專心念佛


            因為這一念佛功德而生天上.但人作惡若不知懺悔,死後便墮落地獄


怎樣學習能知[]? 七件通往大道的學習


     國王問:人要通過幾種學習而知大道?


     那先答:七件事.


        第一要憶念善惡之事.第二要精進修道.第三要以道為樂.第四要制伏諸惡念使之向善


            第五要以道為思念的準則.第六要專心致志. 第七要達到没有可憎愛的境界


     國王問:人要通過這所有七件事才能知道嗎??


     那先答:智者持知善惡,其他皆知.如鋼刀放至刀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